金农是一位最能理解、欣赏中国艺术的人。这位被冠以“扬州八怪”之首的艺术奇才,以诗、书、画、印的“四绝”之姿,在中国艺术史上刻下了独树一帜的印记。他的“怪”,绝非刻意标新,而是对传统的深刻解构与对生命本真的极致表达——从桀骜不驯的个性到高古冷逸的笔墨,从突破雅俗界限的创作到对文人精神的全新诠释,他用一生证明:艺术的灵魂在于真诚。
金农(1687—1763年),字寿门,又字司农、吉金、号冬心先生、稽留山民、曲江外史、昔耶居士、寿道士、百二砚田富翁、三朝老民、苏伐罗吉苏伐罗等二十多个别号。浙江仁和(今杭州)人。金农个性桀骜不驯,嗜奇好古,终生不仕,独居扬州卖画为生,生活清苦却志趣高洁。
金农 (1687~1763)
乾隆己卯(1759年)作 墨梅册 册页 (十二开)
30.5×41.5cm×12
成交价 RMB| 2,990万
2025-05-26 中国嘉德
大观—中国书画珍品之夜 · 古代
市场淬炼:2025春拍中的价值印证
在2025年春拍整体承压的背景下,金农作品的稳健表现凸显其艺术硬实力。中国嘉德“大观·古代”夜场中,金农晚年精作《墨梅册》(十二开)以2990万元成交,不仅领衔全场,更成为近五年来金农作品的最高价,印证了“流传有序+艺术稀缺性”的市场法则。同时在2025春拍中,《墨竹图》(57.5万元)、漆书五言联(36.8万元)、黄花梨梅花诗文笔筒(28.75万元)、铭款歙石砚(101.20万元)等,均以“诗书画印合一”的文人特质拍出善价。
金农 (1687~1763)
墨竹图 立轴
103.5×46.5cm
成交价 RMB| 57.50万
2025-06-07 北京保利
仰之弥高—古代书画夜场
这种热度并非偶然。民国时期,金农的作品已是市场上的热门品种,许多画家、藏家对金农作品钟情有加。2016年嘉德春拍金农《花果册》以4830万元创纪录成交;2020年西泠春拍“清·金农、康焘铭稽留山民画梅第二砚”以1058万元创下了当时文人砚拍卖纪录,到如今持续稳健的成交,反映出市场对金农文人画核心价值的深度认可。
金农 (1687~1763)
乙亥(1755年)作 花果册 册页 (十二开)
24×30cm×12
成交价 RMB| 4,830万
2016-05-15 中国嘉德
大观——中国书画珍品之夜·古代
清 金农、康焘铭稽留山民画梅第二砚
13×10.1×4.3cm
成交价 RMB| 1,058万
2020-08-09 西泠拍卖
文房清玩·历代名砚暨古墨专场
当然在经济周期的波动中,只有既守住了艺术价值的底线,又踩准了市场定价的节奏,才能成为市场的“真王者”。我们也注意到前几次金农高估价拍品的流拍。或许市场会为短期热度买单,但最终只会为“合理的价格”让路。
“八怪”之魂:突破桎梏的艺术革新
作为“扬州八怪”之首,金农从事绘画较晚,“五十始从事于画”,由于其天赋异禀,本身有深厚的书法功底,加之学识和阅历都十分渊博,很快便学有所成,经过日夜勤学苦练,终成一代扬名天下的绘画大师。其诗文奇奥峭拔,别具一格;书法亦自成一家,尤擅漆书,风格古拙朴茂,独具匠心;绘画则以梅花、佛像著称,笔墨简练,意趣清逸。世称“三绝”。有专家认为:金农诗怪字怪画怪,再加之人够怪,实为怪出了一个高度怪出了一个境界,八怪之首,名副其实!
金农(1687-1763)
清 仿唐宋八大家山水册 册页八开
每开19.5×13.8cm
成交价 HKD| 289.80万 (RMB 269.25万)
2025-04-30 佳士得
中国古代书画
金农的“怪”体现在对正统画坛的彻底反叛。当清代“四王”沉迷摹古、标榜“逸品”时,他扎根扬州商业沃土,将世俗审美与文人的精神追求熔于一炉:画寻常蔬果、写市井趣闻、为青楼女子造像,让文人画走出象牙塔,与生活无缝对接。却凭借深厚的书法功底与渊博学识,开创出“以书入画”的独特路径——漆书的方劲朴拙融入梅枝,金石的苍古厚重化为笔触,使作品兼具“庙堂之高”与“江湖之远”的双重气质。
金农
清 1751年作 漆书 立轴
198.5×51.5cm
成交价 HKD| 50.40万 (RMB 46.83万)
2025-04-30 佳士得
中国古代书画
金农(1687~1763)
庚午(1750年)作 漆书五言联 立轴
137.5×31.5cm×2
成交价 RMB| 36.80万
2025-05-28 中国嘉德
中国古代书画
梅魂寄心:生命姿态的永恒定格
在金农的艺术世界里,梅花是人格的终极象征。虽然金农在画人物、走兽、蔬果、花木、佛像,皆有涉猎且无所不精,但唯有梅花乃其心力集中所在,也是他笔下最成熟的题材,可谓“痴之至”。金农曾在杭州老宅中的“耻春亭”,栽下三十株梅树,以兄弟相称,更成为梅花知己。梅花冰清玉洁、傲雪凌霜的特质与他的人格相契合。对于金农而言,“梅”是无关贫富的精神港湾,更是毕生所倚之追寻。金农借画梅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态度,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寄托于梅花之中,使梅花成为他人格的象征和精神的寄托。
金农《墨梅册》(局部)
2990万元成交的《墨梅册》中“不食人间烟火”的奇逸之趣,正是他人格高洁的写照。这种“以梅言志”的创作,超越了单纯的题材表现,成为中国文人“托物言志”传统的巅峰范例。以28.75万元成交的清 黄花梨金农铭梅花诗文笔筒集金农诗书画印于一器,梅枝虬曲伸展,疏花点点,刻工以刀代笔,尽得冬心道人画梅清瘦之致。梅枝与诗句相映,愈显文人雅趣。
清 黄花梨金农铭梅花诗文笔筒
直径14cm;高15.6cm
成交价 RMB| 28.75万
2025-05-12 中国嘉德
澄怀——金石文房雅玩
文心传世:从砚台到后世的精神接力
金农的影响力远不止于绘画。他收藏砚台百二十方,自号“百二砚田富翁”,并以诗文铭之,将实用文具升华为“诗书画印”融合的艺术品,推动了清代砚台收藏的文化转向。而其艺术精神更穿越三百年,成为近代大师的灵感源泉:齐白石叹服其画梅“下笔如铁”,黄宾虹承袭其“以书入画”的笔墨,潘天寿借鉴其“奇崛构图”,吴昌硕则延续其漆书的碑学风骨。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,印证了他“最具现代性的古典画家”的定位——他打破的是技法的桎梏,留下的是“艺术即生命真诚表达”的永恒真理。
清 金农铭闵廉风歙石石卵砚
14.8×8.4×4.4cm
成交价 RMB| 101.20万
2025-07-27 西泠拍卖
文房清玩·历代名砚 暨春秋亭藏砚专场
金农的价值,在于他用“怪”的表象,守护了艺术最本真的内核。从 2025 春拍的槌声到齐白石等大师的追慕,从案头的砚台到画中的寒梅,他的艺术始终在诉说:真正的经典,从不迎合潮流,而是定义潮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