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邦瀚斯 | 九月诚邀莅临亚洲艺术上海、北京、杭州预展:“虔敬之境:乌尔里希·冯·施罗德典藏”及“中国书画”珍品荟萃
时间:2025年09月04日 20:15 来源:雅昌艺术网


香港邦瀚斯将于本周末起开启亚洲艺术秋季拍卖巡展,于上海(9月6至7日)、北京(9月10至11日)、杭州(9月13至14日)相继展出“虔敬之境:乌尔里希·冯·施罗德典藏”及“中国书画”珍品。两专场珍品将于10月下旬在香港邦瀚斯上拍,欢迎各位藏家及爱好者莅临现场,品鉴赏玩。


香港邦瀚斯


上海预展


(9月6至7日)


虔敬之境:乌尔里希·冯·施罗德典藏


北京预展


(9月10至11日)


虔敬之境:乌尔里希·冯·施罗德典藏


中国书画


杭州预展


(9月13至14日)


中国书画


虔敬之境:乌尔里希·冯·施罗德典藏


本季香港邦瀚斯隆重推出“虔敬之境:乌尔里希·冯·施罗德典藏”专场拍卖,呈献37件由喜马拉雅艺术最富盛名的权威之一、享誉国际的艺术史学家与收藏家——乌尔里希·冯·施罗德(Ulrich von Schroeder)先生珍藏之重要作品。


亮点拍品



Lot 813


铜错银释迦牟尼像


西藏 十二世纪


高42厘米


估价:3,000,000–5,000,000  港元


这尊造像为十二世纪西藏中部铸造的珍品,是藏传佛教后弘期艺术的典范。其呈金刚坐姿,右手结触地印,昭示证悟之境;银镶双眼,彰显觉悟智慧。佛像身披透明僧袍,左肩处衣纹呈三褶扇形,头顶肉髻饰以火焰宝珠,这些特征均源自印度帕拉王朝风格,并经由西藏审美重塑。造像表面光滑的肌理,见证了古老的擦洗供奉传统。此作与聂塘卓玛拉康的铜鎏金佛像一脉相承,完美体现了印度佛教艺术与西藏本土风格的融合。



Lot 804


错银错红铜金刚萨埵铜像


西喜马拉雅 斯比提/拉胡尔地区 950-1050年


高20.5厘米


估价:1,000,000–1,500,000港元


此造像以罕见的四臂造型呈现,头戴五方佛宝冠,彰显其作为本初佛的崇高神格。其艺术风格融合了克什米尔造像的典型特征——杏形双目、比例精准的躯干与纤细四肢,同时兼具西喜马拉雅本地的创作特色,如不对称的耳饰设计与自然垂落的帛带。主双手分持金刚杵与金刚铃,后手则持弓与箭,动作刻画细腻生动。



Lot 817


桑杰扎巴仁波切肖像唐卡


西藏 或为类乌齐寺定制 约1525年


图像:45 x 33 厘米;


带装裱:74.3 x 34.5 厘米


估价:1,000,000–1,200,000 港元


此唐卡风格独特,为西藏祖师唐卡艺术中不可多得之例。主尊桑杰扎巴为达隆寺第十二任及十三任住持的亲传弟子,以瑜伽士形象呈现,双目圆睁作谛视状,身饰金色缠枝莲纹袈裟。画面下方金色题记包含祈寿文,证实作于主尊在世时期。其艺术风格与十五世纪著名的米拉日巴肖像唐卡一脉相承,使用大量红绿及金色。背幔金色乌梅体梵箧形题记含敬师咒轮与赞颂文。此作兼具美学精粹与历史价值,为研究类乌齐寺法脉传承与十六世纪西藏绘画成就提供了珍贵物证。


中国书画


继4月「中行庐」收藏拍卖大获成功,四件拍品全数超越高估价成交,本季香港邦瀚斯中国书画将再释出9件张群先生旧藏,其中8件为张大千作品,1件为张群先生书法,皆首次释出市场。


张群与张大千:半世纪丹青情谊


张群(1889-1990),字岳军,四川成都人。早年加入同盟会,曾任外交部长、四川省主席、行政院院长等要职,于二十世纪中国政坛地位举足轻重。书画收藏是张群先生闲暇所好、身心所寄。自上世纪二十年代起,他便开始收藏历代书画,晚年时更将八大、石涛、张大千等近百件书画珍藏捐赠给台北故宫等机构,成为一时美谈。


政界风云人物张群与艺坛巨匠张大千,两人相差十岁,同乡同宗,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结交,半世纪历史中,老长兄张群多次在艺术推广、经济困境乃至危难关头各种情境对大千予以救助;而张大千则一直惟有以最精良用心之作品寄托深情。


「中行庐」此辑珍藏,最为瞩目的是张大千创作的七件扇作,横跨1920至1970年代,映照大千画风的蜕变,折射两人一生的友谊,宛如时间长河中一首动人的组诗,成就大千扇画艺术中最为难得的私人收藏。张群先生及家人珍而重之,妥帖守护数十载,今秋方释出市场。


亮点拍品



张大千《仿金农枇杷、自作诗》


设色纸本、水墨洒金笺  成扇


1927年作


17.9X43.5厘米


作于1927年的《仿金农枇杷、自作诗》是这次拍卖最早期的作品,创作当年,张大千与张群尚未相识。张群所藏大千早年作品,大多是订制或在展览中购买,而非获赠,这把扇子笺纸内里、扇骨大骨内侧还保留着“岳军”等墨迹,正是当时订制成扇的惯例。



本扇扇骨內側



石渠宝笈  赵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