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苏富比中国书画秋拍,齐白石领衔“京华名家”
时间:2025年09月16日 17:09 来源:香港苏富比

本季秋拍集京华艺坛诸名家,齐白石、金城、陈衡恪、姚茫父等皆有佳构呈献,各具面貌,俱首度亮相,白石老人作品尤为精彩,创作年代跨越近三十载,题材涵盖工笔草虫、花鸟、山水,蔚为可观。 


老人画鸽是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卫世界和平而进行的创作,以前没有画过……老人最初创作的和平鸽,是一九五○年给〈人民画报〉画的一张。是凭过去写生的印象创作的。老人创作几张鸽子以后,感到还缺乏对鸽子的仔细观察,所以,特意到他的学生家去看养鸽,后来,自己也养了几只。经过仔细观察后又有新的体会。老人九十岁的高龄,仍然要对鸽写生并在小稿上注明,『白』、『白』、『黑』、『黑』、『黑』,『鸽子大翅不要太尖且直』、『尾宜稍长』等……


─ 胡佩衡、胡橐著〈齐白石画法与欣赏〉



齐白石 和平鸽


设色纸本 镜框 一九五二年作


94.1 x 31.6 公分


估价:2,600,000-5,000,000 港元


款识:江丰同志正画。壬辰九十二岁白石老人。


钤印:「白石」、「借山老人」、「大匠之门」。



著录:


〈白石遗珍〉(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,二〇〇九年十一月),页168


〈西泠印社〉总第二十五辑(荣宝斋出版社,二〇一〇年三月),封底


〈夺得天工─齐白石作品选〉(人民美术出版社,二〇一〇年七月),页130-131


〈天成の作─齐白石老人の绘画艺术〉(东京,中国出版トーハン株式会社,二〇一一年六月),页146-147


〈荣宝斋〉月刊总第二四四期(荣宝斋有限公司,二〇二五年三月),页248 


上款江丰(1910-1982),上海人,新兴木刻版画运动先驱,三十年代初参加左翼美术家联盟,复于延安从事美术工作。一九四九年后,历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、中国美协主席等要职,于美术界举足轻重。五十年代初,江丰主掌中央美院,对齐白石颇多照拂,画家亦曾为学生请托安排工作事。



参考图:齐白石致江丰信札,请其为高尚谦安排工作



江丰



1950年10月28日〈大公报〉详述画家朝夕观摩鸽子以画出『中国的和平之鸽』来宣传和平:「九十老人齐白石还是很健壮。他不仅能够照样作画,并且他还有一颗年青战斗的心。当我走进他那古老的画室的时候,我看见他养着一只白鸽。啊!这是一只和平之鸽啊!法国毕加索的名画鸽子曾在和平宣传中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。我们这位老画家也正朝夕观摩着这只白鸽,他要画出一幅『中国的和平之鸽』来宣传和平。」



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画鸽稿


二战后,追求和平成为寰球共识,在此背景下,齐白石以九十岁高龄始画和平鸽,开创其晚年最富盛名且极具时代意义之题材。一九五二年,他受邀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巨制〈百花与和平鸽〉,故是年观摩、写生鸽类最勤,留下不少画稿,存世所见画作亦以此际最精。 



参考图:齐白石〈百花与和平鸽〉


本幅写于同年,画取竖长幅,白、棕、黑三鸽近乎呈直线自上而下排列:白鸽凌空扭转,棕、黑两只驻足对望,神采灵动,动静相生,虽无背景衬托,空间层次宛然可见。鸽子通体纯色,喙、爪等处点缀洋红,格外醒目传神。没骨大写意造型,仅勾勒眼、喙,用笔纵放而精准,笔墨间犹存淡墨打稿痕迹,可见画家细意推敲,大胆落笔之魄力,非经累日写生之功无以至此。



实拍局部图



实拍局部图,可见打稿痕迹 


齐白石写和平鸽,每配柿子、荷花、雁来红等物,取其吉意。本幅惟写三鸽,神态安详,悠然自得,画家尝题和平鸽曰「愿世界人都如此鸟」,棕、白、黑三色鸽或恰隐喻黄、白、黑种人在大同世界中和谐共处,传达和平之深意。



本幅透光图


所采笺纸隐约可见花纹,透光视之,竟现半尊佛像结跏趺坐于莲台上,其纹饰、比例与乾隆内库「吴三泰敬造刻画宣」吻合,此类宣纸乃将刻画图案的宣纸,夹托于两层纸间制成,流传甚罕,或为江丰提供。普度济世之佛祖,与象征和平之鸽同现一纸,可堪玩味。



参考图:具佛像花纹之「吴三泰敬造刻画宣」透光图


画工笔草虫先要选稿,从写生积累的草虫稿中找出最动人的姿态,然后把无关的部分去舍加工,创造出精炼而生动的艺术形象来。把这形象的轮廓用透明薄纸钩描下来成定稿。画工笔草虫,先把拟好的草虫稿子用细骨针将外形压印在下面纸上,然后,把稿子放在一旁参考着,用极纤细的小笔,用写意画法中锋画出。虽然是在生宣纸上,但能运笔熟练,笔笔自然。细看草虫『粗中带细,细里有写』,有筋有骨、有皮有肉,非有数十年粗细写生工夫是画不到的。


—— 胡佩衡、胡橐〈齐白石画法与欣赏〉



封套签书:白石老人草虫册。精品。宝宋室。


藏印:「林氏家藏」。



林快青署签:齐白石草虫画册。雨斋题签。乙酉寒露前一日。


钤印:「林快青印」、「雨斋」。



齐白石 工笔草虫册


设色纸本 八开册


各31 x 32.8 公分(8)


估价:3,800,000 - 7,000,000 港元



〈水草水虫〉



〈牵牛天牛〉



〈玉簪蜻蜓〉



〈蕉叶秋蝉〉


来源:林朗庵「宝宋室」旧藏


林熊光(1897-1971),字朗庵,台湾板桥林家后裔。一九二三年毕业于东京帝大经济系,创办大成火灾海上保险株式会社,三十年代居日经商,抗战胜利后返台。林氏精鉴赏,富收藏。家多剧迹,「宝宋室」之号源自所藏宋徐熙〈蝉蝶图〉、米友仁〈江上图〉、李公麟〈春燕图〉以及燕文贵〈夏山行旅图〉。著有〈宝宋室笔记〉。


工虫花卉乃齐白石独创,他幼年读蒙馆时,因喜画蝴蝶、蜻蜓之类,二十七岁拜师胡沁园,「学的是工笔花鸟草虫」。习前人外,又注重对虫写生,笔下遂兼善工细与鲜活。二十年代初,已具擅写草虫之名,求者纷至,然绘之耗时费力,故有「一时皆以为老萍能画草虫,求者皆以草虫苦我」之叹,惟多配工笔花卉,呈早期面貌,三、四十年代则多绘写意背景,营造工写、粗细之对比,成此题材之成熟体式,本册即为一例。



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绘蝉、蝴蝶稿


本册共八开,构图布局、色彩配搭、署款钤印各不相同,乃画家用心经营使然,又具水草水虫、烛酒蟑螂等甚少涉笔者,实属难得。题材源于日常生活,然于其笔下别具情趣生机,如烛酒蟑螂一开,写意绘出酒壶小杯、烛影摇红,简练传神,蟑螂出诸工笔,背纹、腿毛毫厘可辨,具微妙光感,触角线条又见虚实变化,如在颤动,此皆画家高超手法,得形神兼备之妙。蟑螂乃历代画家极少入画者,然出诸老人笔下,与背景和谐统一,极富生活气息。



水虫



天牛



蜻蜓





蛐蛐



飞蛾



蟑螂



蝈蝈


据画家一九四一年重题,「乃文先生」购此于沪,乘飞机北上,以重金求题,令老人「且喜且惭」,正其工笔草虫深受时人所重之例证。另据〈白石老人自述〉,一九三七年时年七十五岁的画家听取相士之言,添加两岁以趋避厄运,遂自称七十七,故传世作品中署七十六岁者稀见,本册属少数例外。



齐白石 峡江帆影


水墨纸本 镜框


35 x 46.5 公分


估价:400,000 - 600,000 港元


款识:白石山翁。


伊藤先生见此小幅,大喜,余即赠之,齐璜白石。


钤印:「阿芝」、「老白」、「木居士」。



实拍局部图


上款「伊藤」即伊藤为雄(1895-1984),上世纪二、三十年代任职于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北京、大连、烟台等地支行。伊藤在华期间,与京华艺文界颇为熟稔,尤与齐白石友善。两人相识于一九二〇年,三八年尚见鱼雁互通,交往近廿载。从传世资料所示,白石为其作书画、信札约数十件,大致可勾勒二人交往。伊藤为画家打点作品在日经营、存款及其它琐事;而白石赠其画作,如〈岱庙图〉、〈不倒翁〉、〈柴耙〉及〈菊花鸡〉连屏等皆倾力为之,毫不马虎。



齐白石题赠伊藤为雄之照片,题「伊藤仁弟乃余画事知己也」


据风格及款识推断,本幅大约写于二十年代中期,山水纯出水墨,不以尺幅胜,而气势慨然,小中见大,伊藤「见此小幅,大喜」,许与日人的审美偏好相关。其收藏约于战后相继释出,部分转归美国著名收藏家庞耐(1901-1988)。



齐白石 樱桃


设色纸本 镜框


31.3 x 41.2 公分


估价:600,000 - 1,200,000 港元


款识:侯恺同志。九十四岁白石老人。


钤印:「齐白石」。


上款侯恺(1922-2015),山西左权人,抗战时期于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,长期从事宣传出版工作,并参与创办大众美术社,曾任出版总署美术科科长。一九五○年至八四年,任北京荣宝斋经理,主理业务逾三十年,与文化艺术界交往甚深。



五十年代初,齐白石与侯恺(前排右一)及荣宝斋职员


在其任内,荣宝斋与齐白石的合作关系最为紧密,既销售齐氏作品,又挑选其画作制成木板浮水印画,行销各地,对其作品亟起普及之效。二人常有过访,侯氏在回忆文章中详细述及,情真意切,友谊匪浅。



白石老人于荣宝斋作画




齐白石 石榴


设色纸本 成扇


叶尔恺 章草语录


17.8 x 50 公分


估价:260,000 - 500,000 港元


款识:〈齐〉三百石印富翁齐白石画京华。画字后补「于」。


〈叶〉(论〈华严经〉,文略)伯青先生雅属。叶尔恺。


钤印:「木人」。 



齐白石、陈衡恪 荷花蜻蜓


设色纸本 立轴


96.4 x 57.5 公分


估价:150,000 - 300,000 港元


款识:师曾画荷,吾补蜻蜓,三百石印富翁。


钤印:〈齐〉「白石翁」。


〈陈〉「听鸿楼过客」。


来源:南洋私人收藏,一九六六年一月得于新加坡



姚华 秋庭琴韵


设色纸本 立轴 一九二六年作


87.5 x 47 公分


估价:60,000 - 120,000 港元


款识:(录欧阳修〈赠无为军李道士二首〉,文略)欧阳六一诗。丙寅十月,姚华风画。


此莲华盦心赏之作,不知何以为人所遗,鼎甫仁兄拾而得之,可谓各有因缘矣。装成欣然更为加墨。丁卯谷雨,华。


钤印:「自号姚风」、「丙寅」、「莲华盦」、「姚风」、「乱笔欲谁嗔」。



具文物商店标签,注明货号「3」及画题「姚华山水」


姚华以擅题著称,得意之笔每辅以长题,本幅写秋林山舍,隐士抚琴,漫书欧阳修〈赠无为军李道士二首〉二百余言,诗画内容相彰,借琴韵营造出尘之境,画家亦自允为「心赏之作」。 「鼎甫」因缘际会,拾得重装。一九二七年谷雨,画家为之润色复记,同日,更检另幅秋景琴条题赠。



一九二七年姚华为「鼎甫」再题


落款「姚华风画」,乃画家二六年卒患中风后自署。




金城 双清幽禽


设色纸本 成扇 一九一九年作


陈衡恪 汉武梁祠画象题字


19.7 x 51 公分


估价:50,000 - 100,000 港元


 款识:


〈画〉〈金城〉儗张子正设色法,己未夏五月,芹生先生大雅鉴正,吴兴金城。


〈张伯英〉乾坤寥落岁将阑,竹叶梅花独好看。可惜幽禽栖不稳,霜风日暮羽毛寒。竹泉四兄属题,庚辰伏日,东涯老人伯英。


〈张海若〉乾坤不寥落,有竹伴梅花。更喜幽栖稳,霜深老干斜。竹泉四兄属,海若题。


〈书〉颜淑独处,飘风暴雨。妇人乞宿,升堂入户。燃蒸自烛,惧见意疑。未明蒸尽,摍笮续之。乞宿妇。握火。芹生仁兄正,衡恪。


齐桓公,此齐桓公也。鲁庄公。曹子劫桓。管仲。荆轲。二侍郎。专诸炙鱼。刺杀吴王。


汉武梁祠画象题字颇似流沙坠简,可知汉人笔法。兹得王孝禹藏旧脱本,临之。老眼昏花,愧未能工耳。朽。


钤印:


〈金〉「金城」、「北楼所作」。


〈张伯英〉「勺道人」、「英」。


〈张海若〉「张海若」、「庚辰」。


〈陈〉「五石堂」、「朽道人」、「陈衡愙印」。


来源:梁劲予藏


梁劲予(1911-2003),名从业,号思庵,广东台山人。师事陈微明习杨氏太极,又随名医石筱山习针灸、内外科,后于港澳两地开设环中太极拳社,以行医授拳为职志。梁氏性耽文艺,尝请益绘事于胡佩衡等诸家,卅年代初,其作品已刊于〈湖社月刊〉。客居京津时,透过乃师关系,与当时北方画坛名宿均有交谊,并尽心广集诸家力作。至于在港期间,与岭南书画文艺名宿过从甚密,时得写赠。


扇骨刻古泉文字,落「子云刻」。



武梁祠画象拓本


拍卖详情


2025年香港秋季拍卖


中国书画拍卖


10月11日上午10时


拍卖预展


10月5日至10日


苏富比旗舰艺廊


中环干诺道中8号置地遮打


北京预展


亚洲艺术


中国艺术精选拍品


9月20日至21日(星期六及星期日)


上午10时至下午6时


星地艺术中心


北京市朝阳区将台乡酒仙桥北路乙十号院